为聚焦前沿科技,展现科技在现今和未来社会各行业的影响力,12月2日至4日,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于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正式举行,以助力澳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的新焦点。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金融资本也是科技创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日,动点科技着眼于全球投融资领域发展,携手中国太平联合打造了国际投融资峰会,通过由六场线下圆桌会议以及两场远程线上演讲构成的全方位投融资国际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创新创业者与全球顶尖投资人和各个行业跨界顶流大咖充分交流,继而推动科技创新和资本充分融合,实现创新应用的落地与繁荣。
目前,全球正值关键发展时期,在疫情之外,以气候变化、ESG、社会责任等为代表的环境及社会问题同样正在愈发成为全人类都需要面对的迫切挑战。在《给时间以投资,给社会以价值》圆桌会议上,主持人伦敦发展促进署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赵冰冰指出,针对这些挑战,不同层面的组织机构和个人都需要思考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所能担任的角色。
作为投资机构的代表,食芯资本管理合伙人何瑞怡,TPG资本中国区运营负责人沈晶,芳晟股权管理合伙人方誉瑾在本次圆桌讨论上对这一话题发表了自身看法。
就ESG和影响力投资而言,沈晶介绍称,TPG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早的提出影响力投资基金的私募股权机构,并且最近也刚刚关闭了一支全球气候基金。她认为,ESG是贯穿于TPG内部管理及其被投企业的价值提升过程中的基础准绳。并且,通过这些影响力基金,“TPG在不断提升对ESG领域各个不同范畴关注的同时,也在帮助其被投企业实现投后续价值的持续增长。”
何瑞怡随后表示,食芯资本是中国第一支最早聚焦在农业食品科技领域的早期风投,其愿景是希望能够通过其早期项目推动国内食品农业产业链的升级,继而实现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蛋白质可持续供应等可持续发展目标。
针对聚焦这一目标的初衷,她也分享道,当前,国内食品农业领域的投资有近8成是集中在如新餐饮、新零售、咖啡店、奶茶店这样的下游产业中,“但从可持续的观点来看,资本在未来假如继续往下游走,而不是向整个供应链的中上游去提质增效,即使在下游触及到更多的消费者痛点也无法满足我们在粮食安全跟健康升级这方面的要求。”因此,“我们从第一天设立开始就是一支以影响力为驱动的VC——我们希望在农业端跟食品端不仅仅是去寻找有丰厚财务回报的项目,它们同时也要具备在环境社会跟人类健康能够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
方誉瑾则透露,当下,芳晟的投资步伐已经经历了一个转型的阶段,从之前的“从智能制造到医疗研发到to B业务、大数据、消费等全部都有覆盖”转变为了现在的“坚定不移的去往社会影响力投资的方向去做。”因为,“这才是我们心里真正感觉想要的——是一个为别人所真正需要,并且能够让自己获得幸福感的方向···我们围绕联合国的17项发展目标,以及十四五规划的整体方向和政策进行了一些研究,把自己的目标定为成为中国最幸福的影响力投资机构。”
不难发现,上述发言所折射出的仅仅是当下投资机构愈发重视社会责任的冰山一角。当然,无论是ESG还是影响力投资,投资机构所需要面对的同样也包含着来自合伙人及投资人的回报期待。这时,如何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其关键所在。
对此,何瑞怡指出,影响力和利润产出并不是一种互相排斥的关系,“从2016年开始,影响力投资的市场规模在以后的增速每年都在翻倍···作为一个合理的基金管理人,他应该用整合的角度来看待影响力——它并不是绊脚石,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应该把风险、财务回报、影响力三者以‘1/3:1/3:1/3’的比例作为思考出发点。”
方誉瑾进一步表示,影响力投资的是一种源自于公益与商业投资之间的形式,本质上它依然是一种投资行为,尽管从回报层面来看会需要更多的耐心,并且也会有更多的浮动。因此,只要是“往对的方向一步一步去走···做对了事,选对了人,回报自然能够产生。”
沈晶也结合TPG的做法对影响力投资的平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她首先强调称,投资机构最基本的责任会是在于向身后的支持者们提供相应的回报。基于这一点,“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TPG对于影响力投资的衡量标准和自身其他平台的要求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是做了影响力投资而去放低最低回报要求。”
“第二,我们也引入了‘社会影响力投资倍数’的概念来对影响力进行衡量。即,先要去满足投资回报,再在这一基础上满足一个第三方独立评估的量化社会回报,且社会回报跟投入的资本相比一定要有放大效应。”
她举例介绍称,TPG从18年开始在中国投资了第一家影响力标的公司,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回报。而这家公司最近又刚完成了一笔融资,引进了一些大型机构,“其中也有完全的商业投资人···它已经增长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自我造血的能力。这其实也是TPG做影响力投资的一大初衷:让这些企业能够吸引商业资本的正常关注。”
关于中国太平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太平”,于1929年在上海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持续经营最为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也是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
中国太平源自太平保险、中国保险、民安保险三大民族品牌,1956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中国保险、太平保险停办国内业务,专营港澳和海外保险业务。1999年所有境外国有保险机构划归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管理。2000年在港交所上市,是我国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保险企业。2001年以太平品牌在境内复业。2009年统一“中保”“太平”“民安”三大品牌,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2011年列入中央管理,升格为副部级金融央企。2013年完成重组改制和整体上市,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