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缘格局、技术范式与气候挑战交织的当下,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科技合作正在迎来新的战略共振窗口。
作为BEYOND Expo 2025区域合作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欧洲科技论坛聚焦跨区域协同、可持续转型与全球化创新路径。论坛由中国太平冠名支持,设置一场主题演讲与四场深度对话,广泛汇聚来自政府机构、科技企业、学术单位和资本市场的声音,在不确定性中探寻协作的可能,也为亚欧之间的互联共创勾勒出务实图景。
科技脉搏的对话:从生态共建到战略共振
在“协同交汇:欧洲科技趋势如何与亚洲创新脉搏共振”的对话现场,来自政府与机构的多位代表围绕科研转化、制度支持、市场协同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参与嘉宾包括葡萄牙经贸投资促进局澳门及香港代表Bernardo Pinho、ChinaEU主席Luigi Gambardella、伦敦发展促进署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赵冰冰,以及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科技创新官Wielande Li。
对话聚焦亚欧技术生态之间的互补性:一方面,欧洲拥有强大的科研积淀和标准体系,另一方面,亚洲则在数字化部署、市场响应速度与产业配套方面展现出高弹性。这场讨论不仅是一场观点交锋,也展现了“从合作走向共创”的现实愿望。
碳无国界:可持续合作从愿景走向落地
气候问题是全球性挑战,技术协作成为破解路径之一。在以“碳无国界:技术协作如何应对共同气候挑战”为主题的环节中,对话由(better)labs创始人Tim Binnion主持,现场汇聚了SEKAI联合创始人Mark Bawtree、Reset Carbon总经理Ellen Wu、Greenie Web创始人兼CEO Ian Chew以及Global6管理合伙人Lola Woetzel。
嘉宾们从可持续供应链管理、AI与数据平台建设、双边监管协同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气候责任落实为产业机制。跨区域的合作案例正逐渐从倡议层面进入实践场景,而推动这一转化的,正是技术中立性、市场动能与共同的气候目标。
全球视角下的资本流动与流动性重构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来自 London Technology Club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Konstantin Sidorov 带来题为 “亚洲投资者的全球二级市场机遇(Global Secondaries Opportunity for Asian Investors)” 的分享,围绕亚洲资本如何通过全球科技企业的二级市场实现更灵活的投资布局,提出了深具前瞻性的分析。
他指出,随着全球IPO窗口收紧、初创公司私有化周期延长,亚洲投资者正逐步成为全球二级市场的重要增量力量。演讲强调了亚洲资本如何借由股权流通端的结构变化,重新参与欧美科技资产配置,也为亚欧之间的合作增添了资本维度的现实通路。
从范式迁移到文化嵌入:创新的可转移与不可复制性
技术创新能否跨越文化边界?在“从亚洲到欧洲:哪些创新范式可以迁移,哪些不可复制?”的对话中,多位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初创企业创始人与生态系统建设者共同探讨了出海战略中的挑战与误区。参与本场对话的有:Impala Services & Pergamon Labs联合创始人兼CEO Michael Keppe,CodeBase联合创始人兼CSO Steven Drost,X-Sigma Partners管理合伙人 Raphael Coehlo,以及DESPACE联合创始人Michiel Roosjen,主持人为wai social创始人Olivia Plotnick。
话题涵盖文化适配、用户理解、法规差异等关键问题。嘉宾指出,复制成功经验并不等于复制成功结果,在不同市场中,真正的“全球能力”往往源于对在地规则与文化细节的深入理解。
交汇的节点:消费者行为如何在跨文化中重构
围绕“赋能·共创·转化:重构消费者行为的创新交汇点”的对话,聚焦于技术、设计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与会者从可穿戴设备、AI营销、城市体验设计等不同视角出发,呈现了消费者行为背后的技术逻辑与情感连接。
本场对话由BrighterBeauty首席执行官Jessica Gleeson主持,参与嘉宾包括TRAJECTRY创始人兼CEO Patrice Nordey,Omate CEO Laurent Le Pen,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法方院长Fabien Pfaender,以及CodeBase驻场企业家Matt Farrugia。
从老龄人群的科技适应,到AI如何重塑内容消费节奏,再到城市中物理与数字空间的再平衡,这场对话不仅探讨了消费者本身的变化,也提出了品牌、平台与政策如何回应这种变化的路径建议。
从对话到共创:亚欧合作的再定义
作为BEYOND Expo五大区域合作论坛之一,亚洲-欧洲科技论坛以其鲜明的议题设置与跨界对话,在多重全球议题的交汇点上,提供了一场关于“如何协作”的深度探讨。
论坛不仅聚焦欧洲科技力量如何与亚洲创新脉络产生共振,也从碳中和、文化迁移到消费者行为重构,铺陈出亚欧合作可能性的多维空间。通过这场论坛,连接的不只是两大区域的政策、技术与产业,更是一种关于未来合作范式的重新构想。在全球创新生态持续重塑的进程中,亚洲-欧洲科技论坛所促成的交流、理解与信任,正成为一座被共同需求驱动的协作桥梁。